白條魚
白條魚,鯉科?屬的一種魚類。中文別稱:條、鰷、子、白鰷、白鱎、藍刀魚、游刁子、青鱗子、尖嘴子、浮鰱、餐條、餐子、川條子。初級淡水魚,對水質(zhì)要求較高,繁衍速度較快,嘴饞魚類,此種魚與馬口,翹嘴外形相似,營養(yǎng)價值較高,高蛋白,高營養(yǎng)。在陽光燦爛,較暖的天氣里最為顯眼,陽光照射下呈現(xiàn)白色反光,白條魚繁衍速度較快,繁殖力及適應(yīng)性強,能容忍較污濁之水域,常群聚棲息于溪、湖及水庫等水之上層,主要攝食藻類,也食高等植物碎屑、甲殼類及水生昆蟲等,特別喜食河中的小型蝦類。
一、分布范圍
分布廣,數(shù)量大,繁殖快:江河、湖塘、水庫中到處可見它的蹤影,每年5~6月產(chǎn)卵,在流水、靜水中都能繁衍生息。南方的熱帶、亞熱帶及部分溫帶地區(qū)水域的白條魚,除了隆冬時節(jié)的短期嚴寒日子外,一年四季都在覓食,故垂釣此魚幾乎不分季節(jié)。
二、生活習(xí)性
1、白條屬上層魚,經(jīng)常成群游弋于淺水區(qū)上,喜歡在水面上追捕飛蟲等獵物,或者群集于水草的空隙間尋覓食物,也常常到船塢碼頭附近游弋。
2、屬于以食浮游生物為主的雜食件性魚類、葷素皆吃,主要食物有:薯類、植物碎屑、小魚、小蝦、小型甲殼、蒼蠅、蚊子、螞蚱、小昆蟲和人工飼料如麥麩、米糠以及各種植物碎屑等。
3、性情活潑,善于游竄。游速很快,喜風(fēng)浪與高溫,炎熱的夏天是釣白鰷的旺季。這種魚性情很躁,出水后很決就會死掉。
4、膽子很小。懼伯驚擾,一有動靜,立即逃得無影無蹤。
三、白條魚、刁子魚、翹嘴魚區(qū)別
白條魚:體延長而側(cè)扁,背緣較平直,腹緣稍凸,腹棱自胸鰭下方至肛門。頭稍尖,側(cè)扁。吻短,吻長大于眼較大個體的白條魚徑??诙宋?,斜裂。眼中大,眼間寬而微凸,其間距大于眼徑。咽頭齒3列,齒式5.4.2-2.4.4。體被中小圓鱗;側(cè)線完全,在胸鰭上方急遽向下傾斜,有一顯著角度,行至體之下半部,在尾柄處又折而向上至中央部位。背鰭硬棘III,分枝軟條7;臀鰭3(不分枝軟條)+11-12(分枝軟條)。體背青灰色,側(cè)面及腹面為銀白色,全身反光強,無其它任何花紋。尾鰭灰黑色,雄性在繁殖季節(jié)身體變成紅藍相間的彩色,非常漂亮。
刁子魚:體細長,近似扁筒狀。頭小,呈錐狀??谳^小,端位,口裂平直,無須。下咽齒3行,寬大而光滑,末端成鉤狀。背鰭無硬刺,其起點與腹鰭相對。尾鰭分叉很深,兩葉末端均尖。體背部呈藍綠色,腹部銀百,體側(cè)正中上方有一條淺黃綠色的縱帶;偶鰭和臀鰭桔黃色,尾鰭灰黑色。
翹嘴白:學(xué)名翹嘴鲌,體長,甚側(cè)扁,頭背面平直,頭后背部為隆起,體背部接近平直。口上位,下頜很厚,且向上翹,口裂幾乎成垂直。眼大,位于頭的側(cè)下方。下咽齒末端成鉤狀。腹鰭基至肛門間有腹棱;背鰭具強大而光滑的硬刺;尾鰭分叉,下葉稍長于上葉。體背略呈青灰色,兩側(cè)銀白,各鰭灰黑色。
四、垂釣技巧
垂釣過白條魚的釣友都知道,白條魚并不是都在水表皮層進食,那么對于水表皮以下到中層水域的白條進行垂釣,所采用的浮漂和調(diào)漂方法又是不同。對于餌料的要求,要比我們釣水皮的餌料要粘一些。但要求也是在水的中層餌料必須炸開,不要過于粘,因而起到釣魚的同時,達到聚魚的效果。
1、調(diào)漂方法:選擇一只浮漂20公分左右棗弧型的浮漂為最佳。打水中層的魚類,也是我們所說的釣浮,只是深淺之分。所選用的棗弧型浮漂,翻身后的下降速度相對較慢一些,能使餌料在下降當中充分的物化和給白條與充分的進食機會,而不會因為餌料下降太快,魚快速追餌料,產(chǎn)生我們所說的口亂的現(xiàn)象出現(xiàn)。
調(diào)平水:空鉤、半水浮漂調(diào)第一目剛露出水面。(幾乎與水面齊為最佳)浮漂確定好你所釣水下的深淺(因魚層而定),平凡的拋竿誘魚,浮漂下降看不到第一目就提竿,反復(fù)多次,直至發(fā)現(xiàn)浮漂改變的下降的速度,迅速提竿,哈哈,您就看到收獲了,這種釣法也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打‘行程’。這種釣法對表皮到中層水域的白條,有很大的殺傷力,時速也可到100-200條。
釣翻身:選擇一只漂身短翻身快的浮漂,浮漂的長度最好不要超多15公分。浮漂調(diào)到最后一目(漂尾和漂身的連接處),餌料要求見水就炸,只有少量的殘留的在鉤上。這種釣法要求拋竿速度要快、要勤。道理是邊釣魚邊聚魚,避免窩中無魚。這種釣法主要針對釣表皮的魚類,浮漂入水翻身,魚吃食就頂肚(也叫上頂,浮漂的漂身露出)。這種釣法自己也嘗試過,在表皮魚多的情況下,時速可達200多條每小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