釣魚網(wǎng) > 釣魚技巧 >垂釣對象魚 >釣黃顙魚 >游釣黃河擒黃顙的釣時釣位釣法選擇技巧

游釣黃河擒黃顙的釣時釣位釣法選擇技巧

來源:釣魚123  作者:劉漢初  發(fā)表時間:2015-08-27 12:26:13604

“天下黃河十八彎,釣過溝汊釣草灘。”“東走西走,魚兒滿簍?!边@些是釣友們在黃河選位下鉤時的口頭禪。過去,黃河魚多,鯉魚、鯽魚、草魚、鯧魚、鰱魚、黑魚、鲇魚、翹嘴幾乎應有盡有,給釣友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。近年來,雖說魚情不如從前,但釣友也能有所收獲?!白唿S河,釣黃顙”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。

趨利避害選時機

黃河水浩浩蕩蕩,一瀉千里,有不少支流、水汊、半島和溝、灣、坑,也有少量被沖入的水生和陸地的動植物。黃河含沙量高,汛期前后泄洪排沙時水像泥漿一樣渾濁,不少魚類被嗆暈浮于水面,或流離失所,或死于惡劣的環(huán)境中,釣者若不趨利避害選擇有利時機,則很可能“空軍”而歸。

從垂釣實踐看,適合揚竿下鉤的條件應具備“五要”:一、水溫要適宜,低于10℃和高于32℃時收效甚微;二、水流要緩慢,最好是在300~400立方米/秒之間,此時釣餌在水中相對穩(wěn)定;三、漂浮物要少,泄洪期許多雜草和漂浮物隨波逐流,容易纏繞釣組,影響魚上鉤;四、氣壓要正常,雖然流水可緩解溶氧量不足的問題,但低氣壓悶熱時照樣無魚咬鉤;五、水中要有魚,水渾超過魚的承受限度和非法捕撈嚴重時,不宜出釣。

由于黃河水來自西北寒冷地區(qū),所以相比其他水域水溫較低。早春時,黃河水多冰棱雪水,魚類復蘇的時間較晚,三四月份基本上無魚咬鉤,直到“五一”前后,黃河魚才陸續(xù)開口,仲春到夏至前后近兩個月的時間可以垂釣;到了6月下旬至7月中旬,黃河干流上的幾座水庫統(tǒng)一調(diào)度泄洪排沙,加上盛夏沙灘熾熱,常有陣雨和雷陣雨,氣溫常常在32℃以上,不利于垂釣。

釣者只有避開上述不利因素,選擇多云轉(zhuǎn)晴,或陰雨不悶的天氣出釣才能有所收獲。一般來說,從立夏到入冬前,除泄洪期外,釣者都可以出釣,尤其是金秋時節(jié),水溫不高不低,河道里既有上游下來的魚,又有下游逆流而上的魚,食欲都比較旺盛,是一年當中最好的垂釣時間,不可錯過。

走守結(jié)合選釣位

黃河水流湍急,地形地貌復雜多變,河水進入小浪底峽谷后上窄下寬,最寬處約2000米,最窄處僅200多米。在中下游地理分界線處,因河道初出峽谷,水流散亂,沖刷力強,加之水廣魚稀,不同的魚種各有相應的活動和索餌區(qū)域,所以選不好釣位很難有收獲。一般來說,釣黃顙兼顧鯽魚、翹嘴等魚類時,應以岸邊緩流區(qū)、攔河石壩的回水灣、較大的河套以及有草、灌木叢和卵石多的地方為釣位。由于雄性黃顙喜歡在卵石、樹根或其他沉淀物中筑巢,等雌魚前來交配,而雌魚因孕育的緣故需大量進食,所以上鉤的黃顙多為雌魚。

如果水溫較高,釣者可釣河灘和岸邊淺水區(qū),水溫低時可釣深水區(qū)或深淺接合部,收獲往往不錯;假如岸邊有澗溪、支流,釣者可在入河口兩側(cè)水流相對穩(wěn)定的水草邊定點,既可誘釣結(jié)合,也可以打窩聚魚,效果更可觀。

考慮到黃河魚密度小,分布不均,在一處釣獲幾尾魚后往往后繼無魚,等下一撥魚來的時間較長。因此,釣者與其在一處久等,不如走釣與守釣結(jié)合。走,是主動找魚,甲處無魚乙處有,增加了與魚兒相遇的機會,有時甚至能頻頻上魚;守,則是定位后等大約1小時左右,因黃顙行動緩慢,頻繁走動往往會同姍姍來遲的魚擦肩而過。走守結(jié)合,相輔相成,雖然辛苦一點,但魚獲卻明顯提高了。

側(cè)重黃顙兼釣其他

黃顙對環(huán)境適應能力較強,習慣在夜間覓食,它長著利劍般的背鰭和胸鰭,有鋸齒狀硬刺,還能發(fā)出叫聲,扁平的口中還有細牙。它們雖然長期生活在光線偏弱的底層,視力不好,但嗅覺、聽覺、觸覺都不錯,最大個體能長到3~4千克。

黃顙產(chǎn)卵數(shù)量不多,通常在5000粒左右,每年5~6月產(chǎn)卵,繁殖力不是很強,是魚類中的“少數(shù)派”,尤其是白天時,魚獲量往往不多。因此,筆者常在天氣好的夜間釣黃顙,同時兼顧其他的魚類,它和鯽魚、翹嘴的活動水域和食性有幾許相似之處,因此用相同的釣具、餌料可以一舉多得。近幾年,在春末夏初和仲秋到立冬前后,在魚兒相對活躍、食欲比較旺盛的日子,我常到兩處黃河二級支流的入河口垂釣,不論手竿釣淺釣近,還是拋竿釣深釣遠,都有所收獲,最多的一次釣獲鯽魚、黃顙3千克多,有時候還能碰到鯉魚、草魚、鲇魚中鉤,可見側(cè)重黃顙兼顧其他的做法是可行的。

素餌葷釣隨魚變

黃顙食性廣,葷素都吃,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捕食小魚蝦、微生物和水生昆蟲的幼蟲,在吃不到動物餌時也吃水生植物。但從垂釣效果來看,在江河湖庫中用面餌釣黃顙往往很少有魚上鉤,即使使用腥香味的商品餌,效果往往也不好。而用蚯蚓或其他葷餌打底鉤時,不論手竿釣還是拋竿串鉤遠投,都能頻頻上魚。

原因有三:第一,長久以來,黃顙吃慣了水中的動植物,對活食感興趣,對面食和商品餌有陌生感;第二,在低溫狀況下,魚需要進食蛋白質(zhì)含量較高的葷餌來補充營養(yǎng)和御寒,人工合成的餌料顯然不如原生態(tài)餌誘惑力大;第三,黃顙等底棲魚視力欠佳,在深水區(qū)和夜間覓食主要靠嗅覺、觸覺和味覺,因此靜態(tài)餌難以刺激其觸須,而蟲餌在鉤上蠕動,能夠引起黃顙的注意。筆者曾嘗試傍晚時分將三組串鉤裝上蚯蚓投出,第二天早上手竿時,三竿都有魚,共收獲100~150克的黃顙7尾,都是咬死鉤。與黃顙相比,鯽魚、翹嘴的攝食方式是不同的。鯽魚有吞吐鉤子的習慣,攝食小心謹慎,即使吃到的是愛吃的紅蚯蚓或?qū)诘纳唐佛D,當它發(fā)現(xiàn)異物或不合口味時也會吐鉤;翹嘴屬于獵食性魚類,捕食時不論葷素,一口吞下,有時甚至會誤吞閃光的空鉤,它的食性和攝食方式同黃顙既有共性,又有差別,要區(qū)別對待。

嗜葷腥是黃河魚的共性,因此釣餌應以葷腥為主。在可以用誘餌聚魚的水域,如河灘中的沙坑、支流入河口水流相對穩(wěn)定的溝灣、水流較緩的河套的凹入岸線內(nèi)側(cè)的混流區(qū),釣者不妨用素餌補窩,葷餌裝鉤;在水流較急、誘餌不起作用的地方則可將裝葷餌的釣組集中,以增加香味的面積和穿透力,只要發(fā)現(xiàn)某處有魚群,便可將串鉤投進去,這比單竿孤軍奮戰(zhàn)的魚獲量大得多。

把握魚訊巧提竿

準確判斷魚攝食中鉤時浮標、竿梢或風線上的訊號并及時揚竿起魚,這是關乎垂釣成敗的關鍵。一般來說,凡是手竿釣時有連續(xù)點動或拉、托、移位、下頓、悶標等標相,拋竿釣時竿梢出現(xiàn)3~5厘米抖動、點頭、彎腰、風線松弛等信號時,釣者都要當機立斷,揚竿刺魚。當水溫低,魚體不靈敏或水淺信號快時,釣者提竿可以慢半拍;當水溫高、魚的動作快或水深信號慢時,則快提優(yōu)于慢提。在水流急、漂浮物多,拋竿同水面大約呈現(xiàn)45°夾角時,若竿體徐徐往下壓,但沒有顫抖、松線等動作,則多為水中雜草、藻類或其他浮漂物纏住釣組所致,釣者應慢慢收線,清理釣組,重新裝餌后再投竿。

因黃顙貼著水底活動,所以不論用手竿還是拋竿施釣,釣餌一定要落底。市場上賣的大多數(shù)串鉤的子線長短、鉤距都一樣,拋竿后,若堤岸較高或水底坡度較大,竿體仰角大時,會出現(xiàn)前面的鉤餌落底,后邊的餌鉤懸浮的狀況,不利于黃顙和鯽魚等底棲魚類上鉤。所以,筆者釣底棲魚類的串鉤都是自己綁的——最前面的魚鉤子線僅8~10厘米,后面的鉤子子線適當加長,這樣就能做到幾枚鉤子都落底。如此因魚配器、及時揚竿,在適溫、富氧、魚旺時往往能有不錯的收獲。

最近幾年,由于黃河水輕度污染、過度捕撈和排沙減淤等因素致使魚類大量流失,施釣黃河的收獲已經(jīng)大不如前,除熟悉岸邊水情魚情的釣者能抓住停止發(fā)電、水流量小、流速緩和魚類愛活動覓食的時機夜釣收獲大魚外,多數(shù)釣者在白天出釣很難如愿以償。

實際上,即便無魚問鉤,看著黃河水底1米左右的綠蔭、卵石,看看一河碧水向東流,再想想過去“黃河斗水,泥沙其七”的洪災史,聽聽母親河的濤聲韻律和白鶴、鷗鳥、布谷鳥的歌聲,也不失為一種享受。

相關文章
夏秋季節(jié)垂釣黃顙魚的方法 夏季串鉤垂釣野生黃顙魚的技巧分析 夏季夜釣黃顙魚技巧大全 筏竿串鉤釣黃顙魚的技巧 夜釣黃顙魚釣具餌料釣法選擇等技巧分析 春季水庫串鉤垂釣黃顙魚技巧
釣友評論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|免費注冊

0/140字
  • 暫時沒有新評論